嘉宾在节目现场。
从左至右:刘涛、陈凯歌、徐帆、王黎光、孟祥青、王洛勇 |
近期,《海报里的英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特别节目》(以下简称《海报里的英雄》)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一经播出,便赢得了众多观众的认可和好评。节目开辟了全新的电视综艺呈现形式,将一张张抗战电影海报作为凝望历史的视窗,以主持人与史学专家、海报和影片主创的访谈为轴线,通过不同的解读维度对表达的内容进行展示、评点、渲染和阐释,引领观众去了解海报的创作故事及海报后的电影世界和真实历史。主创者以宏阔的历史视野、鲜明的历史自觉、深沉的现实思考,在呈现形式上进行了独特艺术创新,使节目具有了缅怀英雄、呼唤英雄的史诗品格。
节目选取了10部电影史上经典抗战影片的共10张海报,还原了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对中国人民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抗日战争伟大历程进行了回溯,以此筑牢抗战记忆、弘扬抗战精神,缅怀先烈,铭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节目不仅引领观众在历史的回溯中铭记英雄、讴歌英雄,同时也契合了当下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反映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海报是节目的切入视角,也是进行故事讲述的线索。每一期节目选取两张经典抗战影片海报为一组进行串联,搭建起节目的整体结构,并以真实的历史故事充实节目内蕴。从第一期的《狼牙山五壮士》与《红高粱》,到第二期的《南京!南京!》与《地道战》,再到《太行山上》与《黄桥决战》……每一期两张海报,一张注重塑英雄,一张着重绘人民,也就是一张着意刻画壮烈殉国的革命先烈,另一张则勾勒着抗战中普通中国人民的群像,如《狼牙山五壮士》中面对敌人宁死不屈、义无反顾跳下狼牙山的5位八路军战士与《红高粱》里举着装炸药的酒坛子向日寇掷去的高密农民;《百团大战》中为中国的前途命运殚精竭虑的中共领导人与《铁道游击队》中活跃在铁路沿线上的飞虎队等。这样的组合体现着节目制创者的选材巧思与驾驭宏大叙事的艺术匠心。
节目划分为走进海报、海报和电影、电影和历史、电影和音乐及致敬海报等3个主要单元。海报在此成为回溯历史的扳机,而电影则如穿向历史的子弹。节目在访谈环节间穿插了多种艺术形式,使节目具有较强的艺术张力。如第一期讲述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幸存者宋学义和葛振林在12年后重逢的短剧《归来》,采用的是经典话剧的表现形式。《归来》之后,紧接着出现的是情景舞蹈《壮士悲歌》。《归来》与《壮士悲歌》的前后出现,通过动与静、写实性与戏剧性的交织与反差,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