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阳光独家授权海南出版社的电视剧《山海情》同题小说,于2021年6月10号浓情出版。

《山海情》是影视工作者踏着黄沙、忍受苦寒采撷出来的题材,其母本并非巧夺天工的影视IP,而是真实生命力的演绎,在影视界中,早已传为佳话。

作为一个取材于真实人物故事的长剧,《山海情》情节并不曲折,被“高原红”笼罩的农村题材剧,迅速成为爆款,在豆瓣获得 32万点评,几乎一边倒的9.4分高分,这是罕见的。

它突破正能量社会现实题材的“程式化”瓶颈,不拔高,不人为“涂色”,以真实性打动观众,讲的是生命,品的是人生。从知乎到豆瓣,再到b站,大量的精神体验式的影评,恰好反映了一个强大的共情:拒绝“佛系”,加入“感动”。

《山海情》小说夯实读者的“精神地基”

正午阳光在电视剧上映后,将所有的素材(包括精彩影像)全部授予海南出版社,再造文学母本,打造电视剧《山海情》同题小说,对于《山海情》主创方和出版方海南出版社而言,出发点并非商业考虑,制片方和出版方有一个共识就是同题图书的出版为了夯实一个地基——这是一个不再局限于“一方水土”的新家园,是新时代中国人走出落后和自卑樊笼再创的精神地基。

在“躺平”“内卷”成为青年热议话题的当今,《山海情》的生存自强主题浮出地平线。是观众发生了变化,还是大时代催生了这种变化?答案就在作品里。《山海情》紧扣时代脉搏,诠释了什么是筚路蓝缕、栉风沐雨,胼手砥足、宵衣旰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书写了福建与宁夏之间二十多年山海连心、东西协作对口扶贫的时代史诗,是民族复兴道路上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而电视剧的热播,正是当代人精神追求的一个风向标。

这是一部属于青年的作品,但里面的开拓画卷又让人感到新异——闽宁(村)镇的故事不同于“梦想城镇”的电子游戏,从卑微落后的穷乡僻壤到繁荣强盛的强大城堡,所有的装备和“搬砖”都在虚拟世界里,而《山海情》里则是真实的汗流浃背的搬运,是用血肉之躯和现代智慧,画出最绚丽的创业图画、家园图画。习近平同志当年亲临考察并称之为“干沙滩”的闽宁村,比当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塞上江南》,矛盾更激烈,环境更严酷,挑战更严峻,马得福、马得宝、李水花、陈金山、张树成……一群年轻人的苦斗和收获,带来的深刻启示,直切现实,直击人心。

凝结成19卷故事的小说不是简单的文字再现,而是一次“二度体验”和精神历练。出版社邀请擅长现实题材的内地作家庹政(原四川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行动》编剧之一)执笔改编这部小说,写到涌泉村村民们送别工作组的动人场面时,小说这样写道:“两年多的辛苦,恶劣的工作环境,难以想象的压力,憋屈和不被理解……,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刻完全化为乌有,化为深沉的情感,化为崇高的精神满足……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伟大的爱,最紧密的联结,这,就是山海情。”

人与根:大国视野和历史积淀的家园情

“西海固苦瘠甲天下”,这一地区的贫困程度,超出了一般受众的想象。电视剧不是以猎奇的方式展现这一背景,更不是以居高临下的优越心态来讲述“恩赐”故事,其动人之处在于,没有把主旋律故事理解为“拔高”和“涂抹亮色”,而是大胆面对扶贫工作中的各种尖锐矛盾:落后观念的狙击,基层工作的“试错”,配套的不到位,致富带头人的市场把握不准,种植户的“一窝蜂”带来的破产危机,沿海当地企业对西部劳动力的偏见……尤其是农业专家凌一农教授的书生意气和孤军奋斗的处境,白校长为贫困山村少年儿童的艰难付出更是震撼人心。

小说承袭这一特点,没有流于表面的歌功颂德,没有回避前进道路上的荆棘丛生,在第18卷《班子》中就写到,当地干部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险些导致当地领导班子“唯政绩论”的失误……惟其如此,惟有真实和繁难,才更让人感动。

《山海情》也在无形中成为一部基层工作的“教程”,从这一生动教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路遥时代农村能人的点石成金和经商大潮中的“优化配置”,还有更深层面的价值凸显:社会主义精神和国情优势的熠熠生辉。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组织东部地区支援西部地区,而且大规模长时间开展这项工作,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得到,这就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可以说,鲜活的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强化,“初心”的重拾,是《山海情》蕴含的一个强大主脉。

在中国大地上,两个水土、风俗迥异的地方,两拨不同方言的人,在“重中之重”的国策召唤下,走到了一起,把“家园”的概念升华为跨域合作的命运重组。这不是一般意义的帮扶和单向的“接济”,也不是一般意义的劳务流动和个体脱贫奋斗,而是一种恢弘视野考察下的历史自觉和哲学升华。主人公第一书记马来福的话,是“我们是谁,从何来,到何去”的精彩回答:人嘛,毕竟不是树,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手里,一头就在我们后人手里。我们后人到哪儿了,哪儿也就能再扎根!

小说忠实地秉承了电视剧的这一精神魂脉,实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延展,完成了全新愿景的编织,大国视野和历史积淀的家园情拓展了从“涌泉村”—“闽宁村”—“闽宁镇”的神奇叙事。西海固地区实现了“千年黄河上高原”的梦想,在对口帮扶政策的指引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再加上黄河水的润泽,“闽宁村”变为闽宁镇,闽宁镇又成为当年最贫瘠地区的脱贫亮点,昔日“干沙滩”变成了习总书记预言的“金沙滩”。

这是千万个当代“中国故事”的一个,这不是一乡一土的故事,也不是沿海和内地携手的简单嫁接,在“百年未有”的大时代,《山海情》让普通读者深刻地体认到什么是中国道路,体认到大国崛起可以和人民幸福并行不悖,体认到唯有奋斗才能收获人生,这是读者的最大收获。

 
责任编辑:晨子